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明古國,在這幾千年璀璨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為數眾多、造型各異的古建筑。這些文物古建筑包括宮殿、壇廟、城池、亭閣、陵墓、寺廟、道觀、古塔等,從古代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了某個時代的文化標志,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雷電災害是文物古建筑遭受破壞的主要自然災害,雷擊除直接擊毀古代建筑物構件外,還因為中國傳統古建筑物大多為木結構,雷擊將直接導致古建筑物起火,這將使古建筑大面積遭受損毀。千百年來古建筑物遭雷擊,或因雷電起火被焚毀的事件不勝枚舉。據了解,目前大部分古建筑物未得到有效的防雷保護或防雷裝置不完善,急待在全社會加強古建筑物的防雷保護意識,使珍貴的古代建筑遺存免遭雷擊毀壞。千百年的古建筑遺存一旦損毀,將不可復得。故進一步提高雷電防御技術,建立和完善古建筑物的防雷擊措施,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泉州凌霄塔被雷擊破壞
針對雷擊對文物建筑的影響主要有直擊雷和破壞和雷電感應破壞兩種。直擊雷的效應分為熱效應、電效應和機械效應,對文物建筑的屋脊、挑檐、房瓦等易造成破壞,甚至導致整個建筑起火被焚。如果防護不完善,雷電流沿建筑防雷引下線泄放時,還可能因接觸電壓及跨步電壓,導致游客及工作人員傷亡?!岸纂姼袘茐膭t主要是指雷擊電磁脈沖對文物建筑內的配電線路及監控、廣播、通信(電話線、防火防盜監控數據線)等信息系統造成破壞?!?/span>
那么這種文物古建筑的防雷措施要怎么做呢,主要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 針對不同建筑,進行科學防雷裝置設計
根據不同文物建筑構造差異大,位置環境差異大等因素,要科學進行防雷裝置設計,在防雷設計時,應全面了解文物建筑的構造、內部設備狀況、金屬管線位置和走向等。設計單位既要遵守標準規范,又要靈活運用,防雷裝置要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遇到與文物保護相沖突時,堅持文物保護優先,因地制宜采取防雷措施。
2. 運用智能防雷技術
智能防雷已經是現代防雷技術運用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智能防雷系統可以有效降低防雷裝置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及雷電防護效果。特別是針對古建筑物,裝設智能防雷遠程監測系統,增加智能化雷電防護、建立可追溯的智能化監測管理平臺,實現遠程監控及統計等多元管理任務,確保古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3.加強后期防雷裝置維護
為了使建筑物的防雷裝置有可靠的保護效果,不僅要有合理的設計和正確的施工,還要注意經常維護檢查,做好日常防雷檢測,讓防雷裝置保持有效性,要做到主動預防,規避風險。
上一篇:天柱山景區防雷整改方案
下一篇:天柱山景區防雷整改方案